銅管工程質量要求跟銅管上引法
<一>、銅管工程質量要求及驗收標準
1質量要求銅棒銀焊安裝施工應遵循現行《暖衛工程施工驗收規范》GBJ82----242《工業管道焊接工程施工驗收規范》GBJ236----82,《暖衛工程檢驗評定標準》中鋼管的有關規定。
2驗收
2.1管道系統應根據工程性質和特點進行自檢,中間驗收和竣工驗收。暗裝,管道在隱蔽之前,整個系統安裝結束應進行嚴格的水壓試驗。
2.2試驗壓力為管道系統設計工作壓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9Mpa。
2.3水壓試驗之前應對試壓管道采取好的固定保護措施,但接頭部位應明露。
2.4水壓試驗合格并做好記錄后方可按土建工序施工。
2.5水壓試驗步驟:
1)將試壓管段各配水點封堵,緩慢注水,注水過程中同時將管內氣體排除。
2)管道系統充滿水后,進行水密性檢查。
3)對系統加壓,加壓宜采用手動泵緩慢升壓,升壓時間不應小于10分鐘。
4)升至規定的試驗壓力后,停止加壓,穩壓1小時,觀察接點部位有否漏水。
5)穩壓1小時后,再補壓到規定的試驗壓力值,15分鐘,壓力降低不超過0.05Mpa為合格。
6)管段分段試壓合格后,進行系統試壓,加壓至試驗壓力,持續3小時,壓力不低于0.6Mpa,且系統無滲漏現象為合格。
7)管道系統試壓后,發現滲漏水或壓力下降超過規定值時,應檢查管道系統,及時進行排除,排除后再按以上步驟重新試壓,直到符合要求。
<二>、銅管上引法
工藝流程為:上引連鑄管坯、軋制、拉拔、盤拉。
上引法連鑄設備存在如下優點:結構緊密、布局恰當、占地面積不大,投資不多、生產效益高;焊接銅管操作簡便、勞動強度很低、工藝性能穩定一致、節約能源、資源、沒有污染,生產適應,能夠生產不同尺寸的各種類型銅及銅合金管坯、桿和型材等。
上引法連鑄設備的建設周期不長,建廠投產之后的兩年以內就能夠回收所有投資。
采用上引法加工生產的光面空調管、建筑用水道管、毛細水箱管等產品的價格廉價,因此在管材市場上具有的競爭優點,國內中小型銅加工企業中普遍采用這種方法。
當前較大直徑為φ120mm的管坯能夠在此種上引連鑄機生產,12條管材可以同時在我國制造的上引鑄管機拉,并且管材尺寸能夠各不相同,其年生產能力達到5000噸。
焊接法(Weldingmethod)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已經相當成熟,隨著空調制冷業的迅猛發展以及、細徑、薄壁內螺紋管空調傳熱的要求,與銅帶技術的進步,了內螺紋銅盤管的帶坯滾壓成型焊接工藝不斷和發展。
焊接法的工藝流程如下:的銅帶、交叉焊接、內螺紋成型、卷曲成卷、結合焊接、精整、退火。
焊接法的優點是可以加工導熱、齒形錯綜復雜的銅管,且銅管組織致密均勻,性能穩定一致,內外表面清潔度高、生產。
焊接法存在如下缺點:銅帶的卷重、表面質量、飛邊、切邊精度、平直度和毛刺等,造成銅管的加工成本相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