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銅管坯水平連鑄質量的因素
1、引言
水平連鑄生產TP2銅管坯的過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因此產品銅棒的質量就是多種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可以分為兩類:一是與水平連鑄工藝本身有關的影響因素,二是與工人操作有關的因素。本章主要分析了 類因素,即水平連鑄工藝本身的影響因素,包括:原材的加入量、加料順序及方法,熔化爐、保溫爐的溫度及覆蓋劑,流槽的密封及氮氣保護,結晶器的設計,循環冷卻水系統,拉坯速度及拉坯模式等。在這眾多的影響因素中,保溫爐的溫度、結晶器的2、原材料
加入熔化爐的原材料是:電解銅板,磷銅合金,銅屑塊和工藝料頭。
2.1電解銅板
電解銅板要符合GB/T467-1997,表面無灰塵、銅豆、油污和鐵銹等雜質。
2.2磷銅合金
磷銅合金通常含有8~14%的磷,其熔點為800~1000℃,它通常呈藍色塊狀,因含大量Cu3P脆性化合物,所以易破碎。含磷量越高則脆性越大。磷銅合金要符合GB8768-88,內部無夾渣,表面潔凈。
2.3工藝料頭和銅屑塊
工藝料頭是后續工序中加工剩余的銅,銅屑塊是銑面機銑出的銅屑經過壓塊機壓制而成的。工藝料頭和銅屑塊不能有鐵等夾雜物。
所加料的重量比例如下:
電解銅:磷銅合金≈1000:2;
(電解銅十工藝料頭十銅屑塊):磷銅合金≈1000:1.8;
電解銅:工藝料頭:銅屑塊≈6:3:1。
2.4加料順序
異型黃管在熔煉金屬及其合金時,采用合理的加料順序的目的:一是為了熔體的質量,即化學成分合格、含氣量少;二是為了加快熔化速度,減少金屬的熔煉損失,提高生產率。
在確定加料順序的時候,應遵循下列基本原則:
①爐料中數量較多的金屬,應 先裝爐熔化;
②爐料中易蒸發、易氧化的合金元素,應該較后裝爐和熔化;
③合金熔化時發生很大熱效應的金屬,不應單獨加入到熔體中;
④熔點高于合金熔煉溫度的某些元素,應在其它低熔點元素熔化后加入,靠溶解的辦法使之熔化;
⑤能夠減少熔體大量吸氣的合金元素,應先加入熔化爐內熔化,使合金熔體的含氣量減低;
⑥大塊爐料應在預先墊加 數量的小塊料后再裝料,以防止金屬液的噴射和砸壞爐襯;
⑦異型銅棒屑料應在爐內己熔有 數量的熔體之后再加入,并且在熔化過程中應及時攪拌、撈渣,以防爐料搭橋、損壞爐襯;
⑧附有油、水或乳液等的濕料不能裝爐熔化,防止濕爐料引起熔體大量吸氣。
2.5加料方法
加料時需等到熔化爐達到 溫度后才能加入電解銅板,原材料要分多次加入且一次加料不能太多,要熔化爐溫度不能低于某一值,加磷銅合金時要投在熔化爐內不同位置,這樣有利于銅液的凈化和均勻脫氧,加工藝料頭時要按照計算好的重量分次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