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管沖刷腐蝕和點蝕和焊接翅片銅管的材料與方法
<一>、銅管沖刷腐蝕和點蝕
當水中含有氧、硫酸根、碳酸根、SO2、CO2等成分時,易使其產生一層的銅(銅綠)附著在銅的表面,防止銅管被深層腐蝕。如水中含有細沙粒和鐵制品的腐蝕產物(氫鐵)的粒子時,這些顆粒流動沖擊銅的表面,會將保護膜沖掉,形成沖刷腐蝕。沖刷腐蝕多數發生在銅管的彎頭處。
但是,這種情況很少發生,一般地水都會經過沉淀、過濾處理,循環使用的水也要經過過濾處理,將其中的粒子去除后使用。
在整個供水系統中,通常還有許多鋼、鐵質的設備和零部件,鋼、鐵在微酸性溶液中會很快產生腐蝕,如果沒有過濾裝置,腐蝕產生的氫鐵化合物會在系統中流動時破壞銅管的表層保護膜,對銅管形成連續性沖刷腐蝕。為了避免沖刷腐蝕,建議在供暖系統管道的使用上,安裝焊接時盡量選用硬釬焊,焊條選用銅銀合金焊條,盡量避免使用錫焊及含鋅的焊條。整個采暖系統配套設施的選用上,盡量采用銅或銅合金產品,如紫銅、黃銅管件、黃銅閥門等,在配套末端散熱器的選擇上,建議選用經濟、實用、美觀的純銅散熱器或銅鋁復合散熱器,建議在循環系統加裝配套過濾器。
金屬在水中的腐蝕分腐蝕和局部腐蝕兩大類。金屬不怕均勻腐蝕,較怕局部腐蝕,也就是點蝕。點蝕是一種的局部腐蝕,又稱坑蝕或孔蝕,導致金屬產生小孔。形成點蝕的因素很多,各種因素又互相影響。
銅在極個別情況下的熱水系統中偶爾也會產生點蝕,主要是由水質引起的。據有關報道,各國產生點蝕分兩大類,一類是在硬水中產生,腐蝕產物是CaCO3和Cu(OH)2,內部含有CuO和CuCl2。二類是在處理軟水中產生,腐蝕產物是CuSO4(OH)6和Cu2O,內部是Cu2O。
銅產生點蝕的原因很多,從實例調查和實驗結果來看,比較統一的看法有以下幾點原因:
1)硫酸根和碳酸氫根的比例
硫酸根離子和氯離子是腐蝕性陰離子,根據實驗數據和實例統計,當[SO42-]/[HCO3-]>1時容易產生點蝕,小于1不容易產生點蝕,較好是小于0.5。
2)水的流速
水的流速過快會產生沖刷腐蝕,反之流速過慢也會產生點蝕。根據實驗,流速小于0.5m/s容易產生點蝕。這可能是因為附著在金屬表面的水層不動為反應創造了條件。反之,水的流速越快,水內含的各種雜質破壞了銅表面的層,對銅管的沖刷越厲害,當保護膜被沖刷掉后,又會形成新的保護膜,然后又被沖刷掉,又生成……,較終導致銅管被腐蝕掉。所以,建議將系統水的流速控制在0.6~1.0m/s。
3)其它因素
如水中的溶解氧是促使銅管發生點蝕的因素之一,因此,應控制水中的氧含量。日本的《建筑用管道腐蝕對策指南》認為,水中如果存在大量硫化物、氧、氨,會產生較大的腐蝕性。總之,盡管銅棒用于供暖是公認的好材料,在熱水系統中發生點蝕的情況也極個別,但是也應引起注意。以往應用中的經驗值得借鑒,在使用的過程中,應當特別重視水質,使水質達到標準要求,系統設備及管道的使用壽命。
<二>、焊接翅片銅管的材料與方法
翅片散熱器銅管焊接工藝較簡單,需要材料1磷銅焊條、2燃料為液化氣(煤氣、氣、丁烷等均可)、3助燃劑氧氣、4焊炬。將焊炬藍色管連接氧氣罐,紅色管連接燃料罐,檢查焊炬是否正常,若焊炬正常我們慢慢打開燃料閥并點燃,再打開氧氣閥調節火焰使其為藍色火焰,先用外焰將接縫處稍微烘烤一下預熱旋即用藍色火焰加熱焊縫并將焊條靠近火焰預熱,當銅管焊縫處發紅后將焊條放在焊縫處,用藍色火焰同時加熱焊縫及焊條直至焊條熔化溶滿焊縫,焊接結束。
焊接翅片銅管的注意事項
1、焊接銅管要用釬焊,也叫氧焊,氣焊,多種多樣的叫法,我司是叫釬焊。燃燒的氣體是液化石油氣與氧氣混合燃燒的火焰進行焊接的。
2、翅片銅管一般比較薄,壁厚一般在0.3-1.2mmz左右,所以焊接的時候注意加熱的時間,加熱溫度超過600度,0.03秒就會讓銅管融化,稱之為燒熔。
3、焊接后一般用干凈的冷水冷卻。避免。管內一般通入氮氣保護管內不。
4、釬焊火焰分為焰,還原焰,中性焰。一般焊接用還原焰,銅管品質。
5、焊接點一般不要用力掰扯,因為焊料會出現裂紋。
6、焊接的時候,需要準備一些與焊接工藝相關的東西,例如焊接使用的焊條,焊接使用的燃料一般是氣或丁烷、焊接時使用的助燃氣是氧氣,還有焊接工具焊炬。
7、東西準備開始焊接操作,焊接的時候要注意的事項是在操作氣瓶的時,氣瓶是直立的,氧氣瓶與氣瓶的距離到有明火的距離要大于5米以上,這個才是距離。焊炬與氣瓶的連接方法是否是正確的,銅管與銅管件直接也要保持的距離,操作的時候要帶好防護眼鏡,在焊接的現場要放有滅火器材,焊接的地方注意要保持通風順暢。翅片銅管在進行焊接前,安裝人員要對翅片銅管的焊接進行的了解,這樣在焊接中才能好的去操作,避免浪費原材料,避免浪費時間。否則,盲目的進行操作,對翅片銅管的焊接技巧不熟悉,焊接出來的產品肯定也是不過關,質量不合格的。